第十一届“国际文化大观园”系列讲座之“巴西——地球另一端的遇见”成功举办

发布时间:2025-05-14 作者:黄佑 摄影:黄佑 审核:梅琳 浏览次数:103

 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、深化跨文化认知,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于2025年5月11日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国际文化大观园系列讲座第二讲。本次讲座特邀文法学院谌爱华副教授担任主讲,以“巴西——地球另一端的遇见”为主题,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参与。

“国际文化大观园”系列讲座之“巴西——地球另一端的遇见”

主讲人谌爱华副教授

  谌爱华副教授以红绿灯为切入点,通过色彩认知差异的对比图片,阐释事实与观点的本质区别:红绿灯在普通人眼中是红黄绿三色,但对色觉障碍者而言则截然不同。由此引出主题,强调本次分享并非对巴西的全景定义,而是聚焦其矛盾与共生的双重特质——一个既承载殖民历史伤痕、又迸发多元文化活力的国度。

  结合七个月的巴西生活经历,谌爱华副教授以生动的镜头语言勾勒出巴西的立体图景:从壮丽的伊瓜苏瀑布到里约热内卢的街头涂鸦,从桑巴舞的奔放到咖啡文化的诗意,展现其文化熔炉的独特魅力。与此同时,她直面巴西社会的尖锐矛盾:豪华公寓与贫民窟仅一墙之隔,形成天堂与地狱的荒诞对照;警察执法困境、贫民窟自治规则、瓜纳巴拉湾的生态危机,折射出社会治理的复杂性。谈及亚马逊雨林大火时,她深刻指出:当烈焰吞噬雨林,学生看到的不仅是新闻画面,更是人类文明的X光片,引导听众反思资本主义扩张逻辑与文化霸权对全球生态的冲击。

互动环节

  互动环节中,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应对文化冲突问题,谌爱华副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:面对差异,无需强行改变他人,而应以观察者的姿态包容理解,在尊重中寻求共处之道。最后,谌爱华副教授以未来猜想为结语,呼吁学生超越猎奇视角与文化偏见:作为地球公民,学生应肩负责任使命,在凝视巴西的过程中,探索文明共生的可能性,直面人类共同挑战。

  本次讲座通过详实的案例与多维度的剖析,使学生对巴西的文化图景与社会现实形成系统性认知,同时激发其对跨文化交流的深度思考。谌爱华副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述,既呈现了巴西的热情与创造力,亦揭示了其发展进程中的阵痛与反思,为听众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性与人文关怀的文化盛宴。第十一届国际文化大观园系列讲座将持续推出精彩内容,助力学生开启更广阔的全球视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