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前言
在“健康中国2030”国家战略和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引领下,语言康复已成为健康服务、教育支持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。语言障碍作为影响儿童成长、老龄群体生活质量及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,亟需专业化、跨学科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予以应对。为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语言健康事业发展,太阳集团网址8722依托学科交叉优势与科研平台资源,设立“语言康复”微专业,致力于培养具备语言学、康复学、心理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。
本微专业紧贴时代需求,融合脑科学、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工程的前沿理念,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,注重能力与素养协同,旨在为学生提供面向未来的语言康复知识体系和实践平台,为其进入康复医疗、特殊教育、儿童发展与老龄服务等领域奠定坚实基础。欢迎志存高远、富有爱心、勇于创新的青年学子加入,共同开启语言康复服务社会、助力健康中国的崭新篇章。
2. 专业简介
语言康复微专业紧扣国家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与“科技助残”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,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语言康复人才。本专业着眼于语言障碍识别、康复评估、干预方法及辅助技术应用,通过理论学习、技能训练与实践体验,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康复核心能力,能够在康复医院、特殊教育机构、儿童发展中心、养老服务平台等领域发挥作用。此外,本专业还结合了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、脑科学,推动语言康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,拓展了就业方向和发展空间。
3. 培养目标
语言康复微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语言学、语言障碍识别、康复评估、干预方法及沟通支持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学生将在儿童康复、特殊教育、老龄语言支持、AI语音康复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开展工作。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:
(1)掌握语言障碍的识别与评估方法;
(2)具备科学的语言康复干预设计与实施能力;
(3)熟练应用现代康复技术及辅助技术支持语言发展的能力;
(4)能够为家庭提供语言康复指导,推动社会融合与发展。
4. 课程设置
课程设置侧重于语言学、康复学、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跨学科融合,具体包括以下模块:
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
语言与认知 | 48 | 3 | 第3学期 |
心理语言学导论 | 48 | 3 | 第3学期 |
语料库语言学 | 16 | 1 | 第4学期 |
语言学基础与语言发展概论 | 48 | 3 | 第4学期 |
孤独症儿童语言干预策略 | 32 | 2 | 第5学期 |
语言障碍评估技术与工具实训 | 24 | 1 | 第5学期 |
家庭指导与教育支持技巧 | 24 | 1 | 第6学期 |
语言服务与语言健康智慧工程导论 | 16 | 1 | 第6学期 |
5. 教学安排:
单独编班组织教学,一般为4学期,最长不超过5学期,每学期安排2-6个学分的课程,主要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授课,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。
6. 学费
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收取。
7. 学制、考核及毕业证书
从每年秋季学期开始,以4个学期为一个培养周期。如学生确有需要,可以申请在下一培养周期补修部分课程,但不超过2门。微专业课程成绩以“微专业”属性显示在成绩单上,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。微专业录取后,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5学分并通过考核后,授予太阳集团网址8722“语言康复”微专业证书。
8.招生对象及要求
面向全校2023级、2024级所有专业本科生,特别鼓励有志于语言科技、公共服务、儿童发展、老龄支持等领域的学生报名。
基本要求:
(1)对语言、心理学、教育学等领域有兴趣的学生;
(2)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;
(3)对康复学和技术驱动的语言康复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职业兴趣。
9. 班级管理
设置微专业教学班的班主任,负责班级教学管理、学业指导及学情分析等。每班不超过15人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指导和充分的实践机会。
10. 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:
根据学校教务处的通知要求统一报名,提交申请表等材料。
招生将通过综合评定方式进行,包括报名表审核、面试以及学术背景等方面的考察,对学生学术成绩、跨学科能力及个人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,择优录取。
11. 联系方式
联系人:程璐璐 联系电话:15640073648
QQ群:670488550请扫码加入(二维码)
本微专业秉承“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、文理工融合”的培养理念,力求为国家的语言康复事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才。欢迎有志之士报考,共同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贡献力量!